第一天:
昨天用家里炉灶做了煎蛋
还是我原来的锅,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样,
煎蛋蓬松,脆皮
我以为这就是燃气灶的魅力。
今天再做一次,却发现做出来和昨天不一样了。
反而回到了我以前用电磁炉做出来的那样。
蛋白非常的紧、硬,没有口感。
就像是炒肉做得老了,柴了。
这次不同有几点:1,没有像昨天那样几乎全程大火,
又和原来一样,热完锅以后调回了小火,然后大小火来回折腾。
还有就是2,煎完了以后,关了火以后在锅里用余热加热,停了好一会才端出来。
可能时间太长了,蛋白质完全凝固了。
还有就是3,油热了滑完锅以后,我把油倒出来了,难道是油不够?
我怀疑主要是第二点。
明天不改变1,3,重新试一下。
第二天:
昨天晚上全程用大火,完美的焦黄蓬松的煎蛋。
没有用中火,也没有倒油,没有余温加热。
看来大火是关键。
今天早上,我又调整了一下变量,想找出哪个参数是必须的。
这次我热油滑锅以后,倒油了。结果不行,煎蛋的时候鸡蛋很容易就粘锅了,煎蛋只能变成零散散碎的炒蛋了。
还有就是这次用了中火,也不行,因为蛋黄和蛋白凝固程度不一样,蛋白都已经熟了,蛋黄还是完全是液体,完全没有办法让煎蛋整体翻面,一翻就又稀碎了。
所以完美煎蛋:1、大火。2、有足够油。3、要想不煎得太紧,就得控制短时间内煎好。
明天可以尝试下,热油是不是必须的。
热完锅,刚倒油就放鸡蛋。和油也热了再放鸡蛋,结果会不会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