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,原本保持的早睡早起习惯被打破了,每天凌晨 2,3 点钟睡,10,11 点钟起。昨天早上刷着微博看到一个 TED, 提到如果晚上没有好好睡觉,会导致脑脊液没有办法清除脑部细胞废物。于是过了这么久终于深刻意识到要解决睡眠问题。
按照我的习惯是先看两本相关的深度研究的书籍,再慢慢的改善。但是这次想早点见效。书也不读了,按着书名《睡眠革命》去 b 站找解读版,把精华内容先提取了。还去知乎也看了褪黑素的文章,虽然没有吃,但是文中也有很多观点很有帮助——为备忘把链接也放在文末。
总之,看完所有这些,我对比着自己的坏习惯,把能用上的观点结合,做了一份总结如下:
- 睡不着,大部分原因是之前不想睡觉,躺下开始睡时已经 1,2 点了。
- 首要解决的就是不想睡觉的问题。不论是看别人成功的睡眠方法给自己做心里暗示也好,看大脑清理垃圾的原理让自己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也好,总之让自己做到 10 点半-11 点就躺下睡觉,并关闭一切电子产品。蓝光会推迟产生褪黑素,无限延长入睡时间。
- 躺下不要胡思乱想了,尽量多放空,冥想。专注腹部呼吸或者感受人中的气息,保持时间越久越好。
- 白天一整天不要所有时间都在电脑手机上,睡前自然而然觉得浪费时间而失落,幸福感和掌控感会降低。白天看看书。如果是单纯为了睡前入眠,还可以最好是睡前一个小时就停下别的只看枯燥一点的教科书。
- 比起起床时咬咬牙还能坐起来,睡前睡不着的几个小时受到的折磨,要大得多。如果以上几点能坚持一段时间,起床应该不是个问题了。
- 起床时间可以按照 R90 原则。从睡觉时间 +1.5*6=7.5 个小时。比如 11 点上床,11 点半睡着,7 点醒。
写完上面这些,第一天实践结果 :
晚上 10 点多告诉自己一小时后到要进入睡眠状态,把灯调成暖光,开始看物理教科书。如愿 11 点就困早早躺下了(全程一直没有碰过手机)。
不过入睡花了挺长时间,看书累计的困意神奇地一上床就消失了一半。有走神儿的倾向,还是强迫自己专注呼吸,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胡思乱想上。不知多久还是睡着了。
但是半夜有醒过来(以前不会),不知道几点,不想看手机。对此我不担心,按照看的那篇褪黑素文章的理论,身体习惯了 2,3 点晚睡。所以一时突然 11 点睡,有点切换不过来。
早上 9 点自然醒,不过没有立刻起床,睡到 10 又醒。这里没有实践 R90 的方法,主要是入睡时间长,不知道具体睡着的时间,不能推算合理起床时间。但是醒来状态特别好,非常清醒也不累(此刻早上更新博客即是明证)。
第二天实践结果:
因为一点小事,耽误了半小时,11点才躺下,花了很久入睡(感觉至少一个小时,没看手机)。早上8点半自然醒,9点起床。
参考信息: